2020年上半年一片沉寂,金九银十双十一,终于马上要迎来下半年的旺季了。现在无疑是冲量的最佳时机。
有规划的商人,他们已经开始布局第五个拼多多的双十活动了。电商是一个非常低的入门门槛的行业,也是最具竞争力的行业。去年,他们可能做得很好,但今年,可能就做不好。然而,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走下去。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研究如何做好?提出解决方案并实地实施。

好了,没什么多说的了,让我们开始解决今天的三个问题。
首先,新产品如何破零?
当新品上架时,不要仅仅考虑用车来推,还要分析市场形势。例如,同行是如何做好的。观察同行数据变化。一开始就好好思考运营。
不要认为做这些数据是乏味和浪费时间的。即使有一些第三方数据可以尽快提取出相应的数据,但这就像一场考试,它只告诉你答案,下次换一种出题方式时,你就直接蒙了。
我们仍然需要制作表格,每天查看数据变化,有些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
一般来说,做基本销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店铺活动
尤其是拼多多,消费者是为了低价而来的。如果一家很低,那可能啥也不用说什么,价格在那,能吸引大量的买家。然而,随着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市场。如果你很低,别人可以比你更低的价格。
因此,新品无论做活动还是清仓处理,都要做好文案、标题、详情等方面优惠信息的透出。并去观察数据情况分析宝贝的引流能力和转化能力。
事实上,拼多多有很多新品就可以上的活动。根据自己的情况,你可以选择最好的。
2、多多进宝
一般日用百货,也就是低客单的生活必需品跑多多进宝会比较好,但是像一些产品本身受众就比较小众,加上客单再高一些,基本上走多多进宝就很困难了,但是如果单纯的想要积累销量权重,加上自己有货源,还多多批发的模式走走看。
这里给大家明确一点,多多进宝的作用更多的是积累销量,特别是标品,销量10万+,总比销量只有10单有说服力。但是多多进宝的受众,多半都是冲着低价而来,人群来说肯定不精准。
所以在操作的时候还需要辅助一些拉正人群标签的运营来配合多多进宝。
3、爆款拉新
爆款拉新,一般适用于有爆款的店铺,配合关联销售去做,这样在新品上架的同时,能快速地破零。
利用爆款拉新,一定要想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用户再去看详情页的时候,要去点店铺设置的关联销售链接。
①产品之间互为补充 ②购买人群相同 ③有足够的利益点
如果新品和爆款之间不能满足上面条件,爆款带动新品,效果不会很好。
4、老客户"
老客户是店铺最精准的人群,顾客和店铺信任度实际上已经建立,只要你产品是消费者感兴趣和有需求的,就可以打动他们下单,完成复购。
就拼多多目前来说,短信营销、访客重定向、活动、私密券等等都是拉老客比较好用的工具。
二、如果店铺没有爆款?
实际上我们上面的第三小点也提到了爆款拉新,但也不是所有的店铺都会有爆款,那没有爆款的店铺怎么办?
首先就要盘点货源和店铺现有的产品做好产品定位,只有产品定位明确,才方便更好地去了解产品的受众群体,这样才会更有针对性制定店铺规划。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爆款都会挣钱。算上库存、物流和产品的成本,不挣钱的爆款也不是没有。特别是拼多多,本身毛利就不高,如果产品本身核心竞争不强,再加上没有清晰的运营规划,前期战略性亏损,说实话后期也不会很好的起色。
因此大家一定要明确一点,所有的玩法,所有的布局,都是基于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前提下。
没有爆款,总要有主推款,一个产品我们可以把操作分为四个周期。
预热期 蓄势期 爆发期 衰退期
当然了如果是想要处理库存,基本上做好内功优化,直接可以开始上活动冲量了。
预热期:这个时候主要是做计划权重和完善基本内功的阶段。毕竟花钱买来的只是流量,最终成交看得还是产品、还是产品的内功。
比如这个链接,去扒了他的评价,你说消费者看到这样的评价,还会下单购买吗?就算现在大流量进店,你觉得转化会好吗?
我们链接前期就要做好买家秀和基础的销量,为后面承接流量做准备。
蓄势期:这个时候主要去完善创意图、标题、活动等等,主要就是来看这个产品以后的获流能力和转化能力。
如果ok,适当在蓄势期就给产品一脚油门,让他跑的更快。
在这个时期如果没有做好创意、标题,基本上就是提早给产品按了一个天花板。
爆发期:基本上一脚油门下去,好产品,很快就能迎来他的爆发期,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维护好数据,毕竟这个时间,就是高流量和高转化,因此这个时候要更注重评价等内功方面的优化。
同时开始做好店铺活动和关联销售,促进全店动销。
衰退期:这个对于非标来说,会比较明显,一个款数据下来了,就要有另一款上来,不然店铺人气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这个也是我有时候,会建议一些商家走小爆款金字塔的模式,进行店铺产品布局的原因。
虽然把一个链接成长周期分为四块,但是实际上这个时间虽然快, 直通车和搜索的周期都是三天。
如果一周分为七天,用1234567来代替,周期不是123,456,7…,而是123,234,345……这样排。
一般一个链接如果操作20-30天还起来,基本上就可以放弃,后面硬推也是白费力气。
这个时候就要去复盘前期工作,是哪一步导致后期没有起来。是产品还纯粹是操作手法上出现了问题。
只有每次操作都去复盘分析,就算是这一次没有做起来,下一次也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