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案例让小编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在信息层面卖假货的案例。小编发现,当我们的思维被困在一个固定的惯性范围内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事情本身。那么此次的信息层面售假案件,就是一个关乎事务本身而非产品的一次分享。
案件情况如下:有一个顾客卖的是窗帘之类的产品,有一款产品上出现了LV的图案和文字,因此被职业的打假人盯上了,要求其给予对方400元的补偿,不然就不撤诉。
顾客卖的产品。
对方旺旺来联系问是否需要撤诉
之后也就是在被这个职业打假师投诉后,马上顾客的产品就被信息层面进行了排查,违规原因为:商品信息、店铺信息、成交行为等表明,涉嫌发布假冒、盗版商品:
顾客当时就只能眼睁睁的盯着自己的店铺被售假给排查了,于是这位职业的打假人又出现了,这次他很聪明,没有在旺旺聊,直接联系了顾客的微信:
职业打假人扬言:不是我撤销你才付款,而是你合作400我才给你撤销,当时找到店铺店铺如果合作,这边就不会投诉,所以不交易不会撤诉。
说的真的是铿锵有力,但是他的性质本身,就和一些人在敲诈勒索没有任何的区别。
并且在第二天的下午,又联系顾客,告知对方其店铺又有一条链接被他举报了,如果需要撤诉的话,就联系他:
相信很多卖家对于这类的情况都深有体会,固然有自己上架链接存在瑕疵的问题,自己不懂知识产权,不懂一些商标等形状是否存在侵权,但是因为自己的不小心,导致被人敲诈勒索,整个人做电商的动力以及整个对待生意的态度会发生一些变化。
小编做知识产权的初衷就是想要帮助线上或者线下的卖家,不管是权利人的恶意投诉,或者是远超侵权范围的投诉,或者是这类的恶意的敲诈勒索,小编都愿意给顾客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看能从哪个方面来进行帮助。
首先从以上的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这个旺旺来联系的职业打假师明显就是一个恶意的,想要点钱的人,他就是根据一些商家不规范的卖产品,不管是卖侵权商标的假货,还是卖一些使用了绝对词的产品或者是特殊品牌的产品可以投诉到工商的,他们就像粪坑里的苍蝇,哪里有屎就往哪里钻,每天他们的工作可能就是在各个电商平台不断的转悠,然后自己根据一些关键词去搜索,每天不断的用不同的联系方式和卖家沟通,希望可以从中谋取利益。
在整个线上或者线下,真正的有情操和节操的职业打假人,真的是屈指可数。
所以小编给这位顾客的意见就是:不妥协,不聊天,不赔钱。
因为一旦给职业人找到了你的弱点,那么后续对方会不断的要从你身上要一块肉下来,可能说的好好的,以后不在投诉了,但是后续对方没钱了,或者在和同行的聊天过程中一说某家店铺的钱很好弄,那么我们的店就会像被群狼盯住一样,后续的生意就非常的难做。
小编给这个顾客的第一个建议就是:
淘宝教程回复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