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淘宝是一个复杂的商业系统,任何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任何问题都要看实际情况。如果要重复铺货,指望获得更多流量,你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真的有能力服务不同人群,能力强运营,供应链好,那就一定要多开店,除了店铺群模式,这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就是辰辰妈的店,很有意思。是为数不多的淘宝c店还能占据类目榜首。我们来看看上面的截图。这是辰辰妈三家店,分别是辰辰妈男童店、辰辰妈女童店跟辰辰妈的婴童店。
这是标准的多开店的模式,但请注意,即使多开店,服务的也是不一样人群,这是关键。如果只有一个产品,就不能开店,指望更多流量。但如果辰辰妈有能力运营,也有资金和供应链可以服务不同的服务人群,这是可以做到的。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目标是满足或者服务不一样人群,把产品放在一个店里也是可以的。通常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店铺,一个产品爆了,然后针对这个人群的不同需求做了很多关联产品。
比如是卖手机壳的,店里突然有个手机壳爆了,接下来的上新方向有两个,第一个是上更多的手机壳,第二个是去上手机壳相关联的产品,比如说数据线钢化膜等相关产品,这两种做法都是对的,关键看哪种情况更适合自己。
今天我们来说后者,如果一个产品爆了去上更多关联的产品,对于店铺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首先是优点,因为现在淘宝有个非常关键的流量权重,只要有个客人在店铺里买过一个东西,你的标签是非常强的。客人在你这里买了个手机壳,等他下次要去搜索钢化膜时,你店里的钢化膜会优先被展现,并且店铺的客单价会高,会产生更多的关联购买,复购率也比较高,因为你的品类比较丰富,这也是现在大部分淘宝店的模式。
缺点也是有的,你必须要有比较强的整合供应链能力。这一类的店铺流量拉新需求没有那么高,销售额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对于用户的运营,如何把每个客户的价值最大化,不断地通过上新去刺激老顾客的回购。
这一类的店铺的产品布局是怎么做的?其实任何东西都是有原点的,这类店铺的原点就是第一个爆款,从爆款到人群。比如今天卖手机壳,结果有一款可爱风格的手机壳爆了,用户受众可能是18~24岁女大学生。
用一个爆款找到了人群,然后再从人群到品类线,那群大学生还可能喜欢什么样可爱风格的手机壳,就先把店铺尽可能往这个方向去做,满足18~24岁大学生的风格。然后再从品类线到关键词,品类线包含了相似款式的手机壳,也包含了其他的品类,包括钢化膜,数据线,充电器,大学生比较喜欢用的可爱风充电宝,我们所有的品类跟产品都要围绕着这样的人群去运营。
比如说如果接下来要去打一个充电宝,就大概知道要锁定什么样的人群了,这样的人群会喜欢搜什么样的关键词。把关键词找出来,充电宝就有新运营方案了,就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关键词去运营。
接下来就是充电宝、数据线、钢化膜都能找到相应的关键词慢慢推广起来,每周或每个月都要通过这样的线路去建立上新计划,让店铺不断地循环起来,这个是这种类型店铺运营的策略。
|